
鸿蒙电脑的问世,标志着中国科技产业正在完成从“平替者”到“定义者”转变,并构建了一套全新的底层逻辑。
250 万年前,随着最早打制石器的出现,意味着人类开启了科技大门。但真正深刻改变现代社会的个人电脑,却要等到 20 世纪 70 年代才初现雏形——又经过十年孕育,Windows 和 Mac OS 两大操作系统才相继问世。
随后几十年,Windows 系统以压倒性优势主导全球个人电脑市场,而 Mac OS 则凭借其独特的闭源生态占据一席之地。但当人类迈入 AI 时代,这些诞生于 20 世纪的操作系统架构,却日益显露出与智能时代格格不入的疲态。
比如,在打“补丁” Windows 系统上部署 AI 模型的体验,恰似为马车安装火箭引擎———这种强烈的违和感,正是传统操作系统与 AI 时代深度割裂的生动写照。
寻找 Windows 和 Mac OS 之外的第三条道路,已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。
这一历史性机遇窗口下,华为鸿蒙电脑应运而生。5 月 29 日,在 nova 14 系列及鸿蒙电脑新品发布会上,华为正式发布首款鸿蒙折叠电脑 HUAWEI MateBook Fold 非凡大师与华为 MateBook Pro。
从业界到媒体,对此不吝溢美之辞,普遍认为“全栈自研 + 分布式架构 + 系统级 AI ”的三重创新组合,是破壁到定义的非凡之举——中国首次实现了从底层内核到操作系统、从系统逻辑到用户体验的完全自主可控,堪称中国科技自主创新的重要里程碑。
华为也相信,这是对未来电脑的定义和叙事。“多年来,在电脑操作系统领域,Windows 和 macOS 形成了强大的壁垒。”华为常务董事、终端 BG 董事长余承东说。“但是我们坚持做难而正确的事情,鸿蒙电脑给世界多一个选择。”
形态革命:折叠屏重构生产力工具
“鸿蒙”代表着混沌初开,万物始生。对华为 HarmonyOS 5 而言,则意味着承载了“打破旧秩序,构建新生态”的使命。
2019 年 8 月,华为正式发布 HarmonyOS 1.0,彼时余承东称,HarmonyOS 是一个大一统的系统,可以支持手机、平板、电视、汽车、电脑等等,比安卓、iOS 更牛。
彼时,很多人认为这是余承东在吹牛。一晃 5 年多过去,HarmonyOS 从 1.0 迭代到了 HarmonyOS 5,覆盖到了可穿戴设备、手机、汽车及智慧屏等多种设备。
PC 是华为终端生态中的重要一环。如今,鸿蒙电脑的发布,补齐了华为“ 1+8+N ”生态的一块重要拼图—— PC。HUAWEI MateBook Fold 非凡大师和华为 MateBook Pro,都出厂即搭载 HarmonyOS 5。
业界均认为,华为终端就此全面进入鸿蒙时代,具有涵盖办公、运动健康、智家、智行、影音娱乐的“全场景生态”能力。
作为生产力担当的 PC,从行业来看,大屏、便携在一定程度上,就像“鱼和熊掌不可兼得”。去年 9 月华为推出 Mate XT 非凡大师三折叠后,业界就对华为如何解决 PC 传统痛点,重新设计和定义未来 PC 新形态,倍感兴趣。
通过全球最大折叠屏形态,华为完成了对行业“不可能三角”的解构:大屏可以很轻,轻薄可以很强,折叠可以无痕。
从硬件看,HUAWEI MateBook Fold 非凡大师展开后达 18 英寸,堪比一体机,而折叠后仅有 13 英寸——是全球目前屏幕最大的商用折叠屏电脑;以及 7.3mm 的厚度、1.16kg 的重量,对此发布会也有提及,比苹果 MacBook Air 更轻、更薄。
折叠屏笔记本第二大难点是如何处理实体键盘。要保证使用习惯、打字效率,就不能直接去掉实体键盘;但保留实体键盘,又不够便携。华为解法是,结合超薄线性马达将下方屏幕生成虚拟键盘,还可以通过磁吸方式固定实体键盘。
至此,HUAWEI MateBook Fold 非凡大师拥有三种不同的使用形态:展开状态下的“平板模式”、悬停状态下的“折叠笔记本模式”,以及搭配物理键盘使用的“传统笔记本模式”。
对 PC 生产力工具形态边界的重新定义,源自华为在材料科学和工程结构上的双重创新。
其中涉及的核心技术,包括屏幕、铰链。屏幕上,采用全球最大双层 OLED 显示屏,在电脑行业首次商用 LTPO 技术。铰链上,一是专为 18 英寸巨屏,研发了 285 毫米长的玄武水滴铰链,这是业内目前最长的折叠屏铰链;二是用锆基液态金属和榫卯结构来保证折叠中稳定悬停,悬停扭力提升了 400%,实现“无缝闭合、不见折痕”的魔术。
华为用 PC 工业设计巅峰之作证明,创新不是做加法,而是重新定义边界。这个比智能手机更薄的机身里,华为还攻克了散热效率、性能平衡等世界级难题——比如,采用逆重力 VC 技术创新引力泵,确保电脑在不同形态下都能保持一致的性能。
在操控和交互上,HUAWEI MateBook Fold 非凡大师也带来了新的玩法,将手机手势操控成熟经验移植到 PC 领域,创造上屏投屏下屏查阅、三指抛甩窗口流转、八指轻点调起虚拟键盘的立体交互体系。
从多位商务人士、设计师、剪辑师、金融分析师等体验看,双屏协同真正解决了诸多切身痛点,重构了“空间生产力”。
很多商务人士经常需要做会议投屏讨论汇报,但传统 PC 投屏时容易暴露聊天窗口,也不能收发资料——但从 HUAWEI MateBook Fold 体验来看,实现“上屏示人、下屏藏私”,两者互不影响,终结了投屏时的隐私焦虑。
PC 上有大量双屏 / 多窗口能实现更高效率的应用,HUAWEI MateBook Fold 非凡大师都能实现。剪辑视频时,双屏播放剪辑,上屏是播放窗口,下屏是剪辑窗口,比起传统 PC 什么窗口都挤在一个屏幕里,折叠屏有一整块大屏呈现效果,不需把时间浪费在切换上。
虚拟键盘的调用方式,远不止“八指轻点调起”的即时体验,更深远影响或许在于:当手势操作成为主流,或将彻底重塑人机互动范式——我们的下一台电脑,根本不需要键盘。就像智能手机触屏彻底取代实体键盘那样,实现真正“指随心动”自然交互体验那样。
多端协同,中国科技产业集体生态共建
所有科技之争,最终都是生态的战争。相比产品形态层面的创新,生态才是决定操作系统成败的关键。
万物互联、移动办公和 AI 浪潮大趋势下,多终端协同成为趋势。但是传统 PC 处于“设备孤岛”状态,哪怕苹果电脑也只是实现了设备互通,远远无法满足人们对多端协同的未来需求。
“多端协同”,正是鸿蒙电脑的基因。基于华为“一次开发,多端部署”技术,HarmonyOS 5 从内核开始重构,通过分布式架构打破设备的边界,解决了多设备协作的物理限制,首次实现多端深度融合——可以简单理解为,给手机写的某个 APP 代码,在同一系统架构下,也可以在汽车、可穿戴、智慧屏等多个硬件终端协同,带来无缝体验。
此前,HarmonyOS 5 在手机、平板、智慧屏等终端已实现分布式能力的应用。此次延伸至 PC 端,它让 PC 不再是“设备孤岛”,实现键鼠共享、应用接续、文件共享,和其它鸿蒙设备实现了跨设备协同的“无缝闭环”。
例如,华为平板做了一半的 PPT 可以在鸿蒙电脑无缝衔接,在手机上参加的飞书会议打开电脑可以丝滑继续。智能音箱、智能窗帘、扫地机器人,甚至智驾系统都能统一账户,多端同步。